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痔疮
痔疮是较为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内痔,在早期不会引起疼痛,但排便后可能会出鲜红色血液。根据统计,约50%以上成年人会在一生中经历某种形式的痔疮。
2.肛裂
尽管肛裂通常伴有明显的疼痛,但如果裂口较浅,也可能仅表现为少量便血而无疼痛感。其常见诱因是粪便干硬或便秘。
3.直肠息肉或肿瘤
息肉也可能引起无痛性便血,尤其是当息肉体积较小时。恶性肿瘤如直肠癌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因此需要警惕。如果便血持续,甚至伴有大便形状改变或体重减轻,应尽早就医。
4.炎症性肠病
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肠道炎症,从而引发无痛性便血,常伴有腹泻、黏液等表现。
5.饮食或者上火
如果近期摄入过多辛辣油腻食物,可能导致大便干燥,引起排便时肛门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现少量便血。这属于功能性问题,通常调整饮食后可缓解。
6.其他疾病
少见情况下,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需结合其他表现判断。
若便血量少且偶尔出现,可以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多饮水来缓解。但如果便血反复、量增多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肛门指检、肠镜检查或其他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