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感染风险:虽然皮肤表面在穿刺前会进行严格消毒,但仍然有可能发生感染。研究显示,穿刺后感染的概率约为0.1%到0.5%。
2.出血风险:穿刺过程中由于针头穿透皮肤和血管,可能会引起局部出血。这种情况一般较轻微,出血量少且容易控制。但对于某些凝血功能不佳的患者,出血的风险相对增加。
3.神经损伤:在极少数情况下,针头可能会接触到神经,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神经损伤。出现神经损伤的概率极低,通常小于0.01%。
4.疼痛和不适:穿刺过程本身以及之后的恢复期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和不适。大多数患者描述的疼痛程度为轻度至中度,可通过常规止痛药物缓解。
5.误诊风险:虽然穿刺活检是确诊皮肤肿瘤的有效手段,但存在采样不足或误取良性组织的情况,从而导致误诊。这种情况需要综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再次评估。
皮肤肿瘤穿刺是一种具有一定风险但总体安全的诊断方法。医务人员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尽量减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