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监测与控制感染
感染是导致伤口愈合延迟的重要因素,应首先明确是否存在感染迹象,如局部红肿、渗液增多或有异味。如果确诊感染,可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保持伤口清洁,每日换药,必要时使用消毒液清洁创面。
2.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常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这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建议补充高蛋白食物,例如瘦肉、鸡蛋及乳制品;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也需适量摄入水果和蔬菜。微量元素如锌和铁对组织修复也有重要作用,可通过饮食或补剂补充。
3.评估潜在全身性疾病
高血糖、贫血或低蛋白血症等全身性问题可能阻碍组织恢复。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因血糖控制不当而发生伤口愈合障碍。建议定期检测相关指标,并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4.合理应用引流与负压技术
对于术后积液较多或存在坏死组织的创面,可考虑使用负压引流技术,这可以减少渗液聚集,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同时降低感染风险。
5.暂停或调整放化疗计划
恶性肿瘤患者常需接受术后辅助治疗,但放疗和某些化疗药物可能会抑制细胞增殖,影响伤口修复。如果伤口愈合明显受阻,医师可能会建议暂缓治疗,并在恢复后再重新启动。
6.寻求外科干预
如果伤口周围组织坏死严重或伤口边缘张力过大,可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或重新缝合以促进愈合。
刀口愈合问题需要个体化处理,及时就医评估病情是关键,通过专业指导能更顺利地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