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长时间饥饿会导致腹痛

2025-05-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长时间饥饿会导致腹痛的主要原因是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受到刺激以及肠道蠕动异常。

1.胃酸分泌增加:空腹时,胃虽然没有食物,但仍然会分泌胃酸以准备消化食物。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会导致胃酸积聚,进而刺激胃黏膜,引发不适和疼痛感。

2.胃黏膜受损:没有食物中和胃酸,会使大量胃酸直接接触胃壁,容易引起胃黏膜损伤,甚至可能导致胃炎或胃溃疡。这种情况往往伴有烧灼感和持久性腹痛。

3.肠道蠕动紊乱:饥饿时,胃肠道会因为缺乏食物而“空转”,表现为明显的蠕动增强。这种过度蠕动可能引起肚子咕噜作响,还会伴随痉挛性疼痛。

4.血糖水平下降:长时间饥饿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可能进一步加剧胃肠道的不适反应。

避免长时间饥饿,按时进餐可以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如果出现频繁腹痛,应考虑是否存在更深层的胃肠道疾病,需及时接受专业检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