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压迫止血:拔除动脉导管后,应立即用无菌纱布或棉垫按压穿刺部位。通常需要持续压迫5到10分钟,以确保出血完全停止。
2.检查局部情况:压迫止血结束后,需要仔细检查穿刺部位是否有渗血、肿胀或皮肤颜色变化等异常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务人员进行处理。
3.保持穿刺部位清洁: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以防感染。可以使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并定期更换。
4.监测生命体征:拔管后需要继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其他生命体征,以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活动限制: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增加穿刺部位的出血风险。通常建议在拔管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尽量卧床休息。
6.感染预防:如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等感染征兆,应及时就医。
以上措施旨在确保拔管后伤口愈合顺利,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