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诊断与评估:在开始化疗之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其他潜在疾病。这些信息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2.化疗方案制定:根据诊断结果和国际指南,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组合。常用的药物包括环磷酰胺、多柔比星、紫杉醇等,不同的药物组合和剂量依赖于具体病情。
3.治疗周期规划:化疗通常以周期形式进行,每一个周期可能持续数天到数周,之后有一段时间让身体恢复。典型的化疗周期为每三周一次,整个疗程可能需要多达6-8个周期。
4.药物给药方式:化疗药物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有时也可以通过口服或其他方式给药。静脉注射通常在医院的日间化疗病房中进行。
5.监测与管理副作用:在化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恶心、疲劳、脱发、感染风险增加等。辅助药物可用于减轻这些不良反应。
6.随访和评估疗效:化疗完成后,需要定期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测试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早期发现复发迹象。
化疗是一种系统性治疗,因此可能影响全身。虽然有效,但也伴随一定的副作用,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权衡利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