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
发作频率增加:患者可能原先症状较为稳定,但近期胸痛发作更加频繁。
疾病性质改变:以往仅在运动、劳累时发作的心绞痛,可能开始在静息状态下出现。
持续时间延长:每次胸痛持续的时间更长,且可能超过15分钟。
用药效果下降:硝酸酯类药物(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能缓解的效果减弱或无效。
2.心肌缺血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不稳定型心绞痛常由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导致局部血栓形成。
该疾病状态下,冠状动脉供血能力不能满足心肌耗氧需求,诱发急性缺血状况。
与稳定型心绞痛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更容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威胁生命。
3.冠脉造影相关研究数据:
临床数据显示,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存在中至重度狭窄。
对于这些患者,冠脉造影发现至少50%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率是常见表现。
若未及时干预,约10%-20%的患者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4.治疗和干预的重要性: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与P2Y12受体拮抗剂)、改善心肌供氧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
在症状反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支架置入术)或冠脉搭桥手术。
应早期识别不稳定型心绞痛并进行规范化处理,以降低其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风险。这一疾病需要专业医疗团队的评估和管理,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