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调整体位:通过平卧位或抬高下肢,可以增加静脉回流,从而改善低血压状态。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通常是首选的初步措施。
2.补充液体:术后低血压常由于失血或缺乏液体导致。可以通过静脉输液补充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氏液等晶体液,必要时补充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以增加血容量。
3.药物干预:在液体复苏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升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以提高血压并维持器官灌注。
4.监测和评估病因: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尿量等生命体征,同时评估是否存在出血、感染、过敏反应等潜在因素,并进行相应处理。
及时识别术后血压偏低的原因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和加速恢复至关重要。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需要与主治医生密切沟通以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