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
高血压患者感染甲流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症状,如高热、乏力或呼吸困难,尤其是在免疫功能较弱的情况下。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出现症状后的48小时内,但越早开始效果越好。
2.密切监测血压
甲流引起的高热、脱水或焦虑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同时,部分退烧药或感冒药中的成分(如伪麻黄碱)可能升高血压。在服用任何非处方药前,应咨询医生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每日至少监测血压2次,并记录变化情况。
3.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高热和出汗可能导致脱水,这会使血容量减少,从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血压升高。建议每日饮水量达到1500-2000毫升,但需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防止心脏负担加重。
4.合理安排休息与营养
感染期间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宜清淡、高维生素、易消化,避免高盐高脂食物,以免额外升高血压。可以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以增强免疫力。
5.预防并发症
若高血压患者原本已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甲流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肌炎或脑卒中。若出现胸痛、头晕、肢体无力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并发症风险。
6.接种疫苗及提高预防意识
高血压患者属于甲流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几率。同时,日常生活中应养成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等良好习惯。
感染甲流期间,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和并发症筛查,同时注意适当的护理与预防措施以降低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