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规律监测血压
老年人血压波动较大,应坚持每天固定时间段测量血压,尤其是清晨和晚上,记录变化趋势,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理想的家庭血压应低于135/85毫米汞柱,但具体目标需根据个体情况决定。
2.调整药物方案
(1)老年人对降压药敏感性增加,初始治疗宜从低剂量开始,再根据疗效逐步增加剂量。
(2)首选药物通常为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或普利类药物,根据患者其他疾病选择合适的方案。例如,有肾功能不全时可优先使用普利类药物。
(3)避免多种降压药联合使用,以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及副作用发生风险。
3.优化生活方式
(1)饮食管理:坚持低盐(每日摄入食盐少于5克)、低脂饮食,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
(3)戒烟限酒:吸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饮酒则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应尽可能戒除。
(4)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
4.预防和处理诱因
老年人常因天气变化、精神紧张、感染等诱因导致血压波动,应注意及时调整衣物保暖,保持心理平稳,防止诱发因素加重病情。
5.关注并发症信号
高血压可能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如胸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还需每年检查肾功能、眼底及其他目标器官功能以评估长期影响。
采取以上措施能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的不稳定状态,同时进一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在开展治疗过程中需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制定并调整最适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