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液体复苏:烧伤后,立即进行液体复苏是关键。根据烧伤的严重程度,通常需要在头几小时内输入大约3-4毫升的液体,每千克体重,每烧伤体表面积百分比。这有助于维持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2.电解质管理:在液体补充过程中,需确保电解质平衡,特别是钠和钾水平。电解质失衡会加剧水肿,因此需要通过输液监测并调整电解质浓度。
3.压迫疗法:使用弹性绷带或压力衣物,可以帮助减少局部水肿。这种方法通过外部施加压力,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从而减少液体积聚。
4.药物治疗:有时可使用利尿剂来促进多余液体排出,但需谨慎,因为可能影响电解质平衡或血流动力学。
5.营养支持:提供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以支持组织修复,并通过饮食保持正常的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助于减轻水肿。
6.早期活动和康复: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活动和康复训练,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从而减少液体滞留。
准确评估烧伤面积和深度、合理制定复苏计划、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是防止水肿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