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酸盐沉淀:当尿液中尿酸浓度较高时,易形成白色或灰白色的结晶。这与饮食习惯(如摄入过多嘌呤类食物)和代谢异常有关。尿酸是人体代谢嘌呤的最终产物,当其在尿液中以无定形尿酸盐形式析出时,会呈现白色颗粒。
2.磷酸盐结晶:磷酸盐同样会在碱性尿液中形成白色沉淀。常见于高蛋白饮食或者某些肾脏疾病患者。尿液pH值升高时,磷酸钙等化合物更容易析出,导致白色颗粒出现。
3.感染因素:尿路感染可能导致尿液中含有白细胞和脓液,这会在视觉上表现为白色沉淀或絮状物。细菌感染也能引起尿液改变。
4.精子混入:对于男性,偶尔由于生殖道分泌物或精子进入尿液,也能导致白色颗粒的出现。在生理正常情况下,可能不伴随其他症状。
5.其他相关疾病:某些肾小管功能障碍或结石病,会改变尿液成分,使得尿液中杂质增多,进而产生可见颗粒。
出现这种情况时,如伴有疼痛、发热、尿频、尿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尿常规和其他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