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硬化定义及诊断:肝硬化是由于长期的肝损伤导致肝细胞坏死和纤维组织过度增生,从而形成结节改变结构。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测量肝脏硬度,15kPa通常表示显著纤维化或肝硬化。
2.病因及影响因素:肝硬化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长期酗酒、脂肪肝、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控制病因,如戒酒、抗病毒治疗、减重等,可以帮助降低肝脏负担。
3.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根据具体病因使用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利胆药等。
饮食调节:低盐饮食、足够蛋白质摄入,以及避免高脂、高糖食品。
定期监控: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肝功能检查和影像学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生活方式及预后:调整生活方式如戒酒、不吸烟、定期锻炼能够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有些患者如果能有效控制病因,肝硬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但通常无法回到完全正常状态。
虽然肝硬化难以逆转,但通过适宜的治疗和生活习惯可以减缓其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