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酱油的成分与营养
酱油主要由大豆、小麦和盐经过发酵制成,含有一定的钠离子和少量氨基酸、维生素。适量食用酱油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负担。但重口味的酱油,如过咸或放糖较多的老抽,可能会增加体内盐分、糖分的摄入,可能间接加重某些“上火”症状,如口干舌燥或便秘。
2.“上火”症状的原因
从中医角度看,“上火”的产生往往与饮食不当(如吃太多油腻、辛辣或刺激性食物)、作息紊乱、情绪波动等因素有关。如果酱油中含有过多添加剂或调味料,再搭配高温煎炒加工的食品,可能会进一步诱发或加重“上火”症状,而不是酱油本身的直接作用。
3.加工方式与食材搭配
肠粉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加入油脂类调料,如果过多使用酱油或其他调味品,整体菜品的油腻感增加,可能加剧消化系统的负担。加工时若加入辛辣调料,也容易诱发中医所指的“火气”。
4.实际的健康风险
长期高盐饮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肾脏负担的风险。酱油含盐量较高,每100克约含10-15克盐。日常推荐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这意味着酱油的使用应适量控制。
控制酱油的摄入量,并结合清淡的饮食和规律的生活习惯,对于避免或缓解“上火”症状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