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优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寻找发热原因:首先需评估是否存在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及真菌感染。临床上,血液和尿液培养、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片和腹部超声)及其他针对性感染的检测有助于确定感染源。
2.抗生素治疗:若确认或高度怀疑感染,应根据病原体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在病原鉴定前,可选用广谱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治疗。
3.控制肿瘤相关发热:肿瘤本身可导致发热称为肿瘤热,此时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或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来减轻症状。
4.支持治疗:保持充足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以改善生活质量。
5.多学科协作:在处理复杂病例时,建议神经科、肿瘤科、传染病科等多学科团队协作,以提供全面诊疗方案。
在处理胶质瘤患者持续发热问题时,需要准确鉴别发热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治疗策略。注意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以防止潜在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