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会导致缺乏能量和肌肉无力。研究表明,全球约有8亿人受到某种形式的营养不良影响。
如缺铁性贫血,通过饮食补充足够的铁质可以显著改善疲劳感。
2.睡眠不足:
成人的大脑和身体通常需要7-9小时的优质睡眠来恢复活力。超过35%的成年人报告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
睡眠不足会影响注意力、记忆,使身体恢复能力下降,增加疲惫感。
3.心理因素:
压力、焦虑或抑郁等心理因素也会导致持续疲劳。约20%的人在生活中经历过某种程度的抑郁症状。
长期压力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使身体持续处于“战斗或逃跑”状态,消耗大量能量。
4.慢性疾病:
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心脏病等均能导致持续的低能量状态。有数据显示,慢性病患病率达10%以上。
慢性病患者通常由于代谢、激素或氧供给出现问题,影响精力水平。
5.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导致体力下降和疲惫感。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超过四分之一的成年人运动不足。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体能和改善心情,从而降低疲劳感。
如果持续感到疲惫无力,应考虑进行健康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寻求专业意见。当涉及生活方式原因时,调整饮食、确保充足的睡眠以及管理压力与适度锻炼都是有效的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