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绞痛:冠心病患者常表现为胸痛、胸闷等症状,需评估其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诱因及缓解因素。护理重点在于监测心电图变化,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并教育患者避免诱发因素。
2、活动受限:由于心肌供血不足,患者常感疲劳、乏力,活动耐力下降。护理措施包括指导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并评估活动后心脏功能状况。
3、焦虑和抑郁:长期患病和反复发作的胸痛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给予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4、知识缺乏:许多患者对冠心病的病因、治疗及预防措施了解不足。护理人员需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解释冠心病的相关知识、药物作用及副作用、生活方式调整等。
5、药物治疗相关护理:冠心病患者常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按时服药,监测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营养失调:饮食不当可能加重冠心病病情。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强调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控制体重。
7、潜在并发症风险: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护理重点在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液生化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通过以上护理诊断和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管理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改善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