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选择合适的部位:拔罐通常应用于背部、肩部、腰部等肌肉较为丰富的区域。这些部位易于形成良好的吸附效果,从而达到疗效。
2.消毒准备:在施罐前,应使用消毒剂清洁皮肤,以避免感染。同时,确保拔罐器具也经过消毒处理。
3.选择拔罐器具:传统的拔罐器包括玻璃罐、竹罐和现代塑料罐。无论选择哪一种,都需确保其表面光滑无裂痕。
4.形成负压:对于玻璃罐和竹罐,可通过点燃酒精灯,用火焰加热罐内空气,迅速放置于皮肤上,借助冷却后空气体积缩小形成负压。塑料罐则多采用手动抽气装置来实现负压。
5.保持时间:一般情况下,拔罐持续时间为5到15分钟,根据个人皮肤耐受情况适当调整。过长时间可能导致皮肤损伤。
6.拔罐后的处理:移除罐子后,可以进行轻柔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观察皮肤状况,若出现严重红肿或疼痛,应立即停止并进行处理。
患有过敏性皮肤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心脏病以及怀孕期间的人群应谨慎使用拔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