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2025-01-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病情分析:慢性胃炎在中医中的辨证论治主要包括虚实两方面的辨证,具体治疗方案则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方法。

1.脾胃虚弱:此类型常表现为胃脘隐痛、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中医认为是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治疗多采用健脾和胃法,常用方剂如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2.肝胃不和: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嗳气频繁、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常由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肝胃失和。治疗原则是疏肝理气,用药如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朴汤等。

3.胃阴不足:症见胃脘灼热隐痛、口干咽燥、便秘。多因久病耗伤胃阴,津液不足。滋养胃阴是治疗重点,常用麦门冬汤、生脉散等。

4.湿热内蕴:常有胃脘灼热疼痛、口苦口黏、大便不畅或黏腻等症状。多与饮食不节、湿热蕴结有关。清热化湿是治疗关键,可选用藿香正气散、三仁汤等。

5.食滞胃脘:主要表现为胃脘饱胀疼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多因饮食不节、食积停滞所致。消食导滞是治疗方法,常用保和丸、大承气汤等。

针对慢性胃炎,日常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必要时配合中药调理,以改善症状和促进康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