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小球疾病:肾小球是负责过滤血液的微小结构。常见导致肾小球损伤的疾病包括急性或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使蛋白质漏入尿液中。
2.肾小管疾病:肾小管负责吸收和排泄体内的各种物质。当肾小管受损时,也会导致蛋白质的异常排出,如急性肾小管坏死和间质性肾炎。
3.系统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会影响到肾脏,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等。这些疾病通过免疫复合物沉积、细胞毒作用等机制影响肾脏功能。
4.感染和药物:某些感染如链球菌感染和特定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也可导致肾脏损伤,进而引起尿蛋白增加。
5.暂时性因素:剧烈运动、发热、脱水等情况有时也会引起短暂的尿蛋白增高,但这些情况一般是暂时的,休息或对症治疗后即可恢复正常。
尿蛋白定量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潜在的肾脏或系统性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