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肛裂:这是一种肛门或直肠开口处的小裂口,常由于排便时用力过度或硬便引起。肛裂通常伴随疼痛,并且在擦拭时可见鲜红色血液。
2.憩室病:憩室是在结肠壁上形成的小囊,当这些囊破裂或感染时,会导致出血。这种情况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3.结直肠息肉或癌症:结直肠息肉是结肠或直肠内壁上的小生长物,虽然大多数是良性的,但有些可能会发展成癌症,引起大便出血。
4.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类疾病会导致消化道的慢性炎症和溃疡,进而引发出血。
5.胃肠道感染:某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导致胃肠道发炎,从而导致出血。
6.肠套叠或肠扭转:这些情况会导致肠道部分重叠或扭曲,阻碍正常血流,可能引起出血。
7.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药或阿司匹林等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8.其他血管问题:例如血管发育异常或血管瘤也可能导致出血。
出血量和颜色能提供重要线索来判断出血的来源和严重程度。如果出现反复或大量出血,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并给予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