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琴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2.泽泻:性寒,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泻热通淋的作用。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等症状。
3.车前子:性寒,味甘。主要功能是清热利尿、渗湿通淋。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热淋涩痛等病症。
4.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水肿、脚气、水泻、风湿痹痛等症状。
5.冬瓜皮:性凉,味甘。其主要作用是利水消肿、清热解暑。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暑热烦渴等病症。
6.玉米须:性平,味甘、淡。具有利尿消肿、降血压、止血的作用。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高血压等症状。
在使用这些中药材时,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副作用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