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琴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毫针
长度一般在30毫米到75毫米之间,直径约0.25毫米。
常用于全身穴位的针刺治疗,是针灸中最常用的针具。
2.皮肤针
形状类似于小锤,针头细小,密集排列。
用于轻敲皮肤表面,可刺激较大范围的穴位区域,常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调理。
3.电针
在普通毫针的基础上连接电流,以增强刺激效果。
常用于镇痛及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
4.耳针
针具较短,专门用于耳部穴位的刺激。
对于失眠、肥胖等症状有辅助治疗作用。
5.火针
将针烧红后快速刺入皮肤穴位。
主要用于风湿、寒症等病情的治疗。
不同种类的针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各自的适应症和操作要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针具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