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会导致黄疸吗

2025-03-1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肝硬化会导致黄疸,这是由于肝功能受损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当肝细胞大量受损或肝脏血流受到阻碍时,会影响胆红素的处理和排泄,从而导致其在体内积聚,引发皮肤、巩膜等部位发黄的症状。

1.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主要器官。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由肝细胞将其摄取、结合并通过胆汁排出体外。当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肝细胞功能下降,无法有效处理胆红素,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

2.门静脉高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肝硬化患者中,由于肝组织纤维化,门静脉回流受阻,可能进一步影响胆汁的排泄。这种情况会加重胆红素的积累,使黄疸更加明显。

3.胆管受压或堵塞也可能出现。在某些类型的肝硬化中,纤维组织增生可能压迫胆管,或者伴随胆道系统炎症,引起胆汁淤积,进而诱发黄疸。

4.黄疸的严重程度与肝硬化的分期相关。代偿期肝硬化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黄疸,因为肝脏仍有部分功能正常的区域,而失代偿期肝硬化则因广泛的肝细胞损伤,黄疸症状较为显著。

应注意的是,黄疸不仅是肝硬化的常见表现之一,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如急性病毒性肝炎、胆管结石或肿瘤等。出现黄疸时需要明确病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和改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