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息肉的分类:肠息肉主要分为腺瘤性、增生性和炎性三种。其中,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癌前病变,其恶变风险与体积大小成正比。即使息肉只有0.2~0.3厘米,也存在一定概率会发展为恶性肿瘤,因此应考虑切除。
2.大小与风险:研究表明,息肉直径越大,恶变可能性越高。即便小于0.5厘米的小息肉,其中约5%~10%的腺瘤性息肉仍可能存在早期癌变迹象。对于小型腺瘤性息肉,大多数临床医生会建议切除。
3.病理诊断的重要性:肠镜下无法直接判断息肉的具体性质,需通过活检和病理检查明确。如果是非腺瘤性息肉(如增生性或炎性),癌变风险极低,可选择随访观察;若为腺瘤性,则应尽早进行治疗。
4.预后管理:切除息肉后,应根据发现的息肉数量、大小以及病理特点,定期复查肠镜。例如,如果发现多个腺瘤性息肉或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通常建议1~3年内复查;如果仅为单个低级别腺瘤,复查间隔可适当延长至5年。
肠息肉虽然体积较小,但仍不能忽视其潜在危害,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应尽量采用安全有效的方法切除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