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大黄类药物,多建议在饭后服用。这类泻药通过刺激肠壁引发蠕动,可能会对胃产生一定刺激。如果空腹服用,可能增加胃部不适的风险。
2.膨胀性泻药:如甲基纤维素、车前子壳等,通常建议在饭前服用。这类药物通过吸水膨胀,增加粪便体积,从而刺激肠道蠕动。饭前服用可以更好地与水分结合,改善通便效果。
3.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主要通过增加肠腔内的水分来软化大便。服用时间灵活,但一般建议根据个人排便规律选择,如晚上服用,次日清晨发挥作用。
4.润滑性泻药:如液体石蜡,可减少粪便干硬,多建议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5.盐类泻药:如硫酸镁,通过渗透压作用促进排便,通常建议早上空腹时服用,以确保药效快速发挥。
6.中药类泻药:根据中医理论,某些中药泻药可能有特殊时间要求,需遵循医生开具的医嘱。
使用泻药前,应明确自身需求和身体状况。例如,如果伴随腹痛或慢性胃病,应更加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同时要严格遵守剂量和建议的服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