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急性胃肠炎: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感染,症状通常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最常见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病毒则以诺如病毒为主。潜伏期多为几小时至数天,可能伴随发热。
2.食物中毒:因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引发,表现为突发性的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细菌性食物中毒(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可能在摄入后1-6小时内迅速发作。
3.乳糖不耐受或其他食物敏感:部分人在食用乳制品、海鲜等特定食品后出现胃肠道不适。乳糖不耐受者因缺乏乳糖酶无法消化乳糖,同时可能出现腹胀、腹泻和腹部痉挛。
4.胃肠道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此类疾病可能对饮食或精神压力特别敏感,尤其在睡眠中胃肠蠕动失调时诱发症状。
5.其他因素:应警惕胆囊炎、胰腺炎等较为少见的疾病。这些病症的特点可能是除了呕吐和腹泻外,还伴有持续性腹部剧痛、高烧等表现。
建议注意饮食安全,避免进食存储不当或过期食物。如果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腹泻导致明显脱水或伴有高烧、血便,应尽早就医以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