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中药内服: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补益脾肾等。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来决定。
例如,若有湿热证候,可以选用龙胆泻肝汤或胃苓汤;若脾虚湿盛,则可以考虑参苓白术散。
2.针灸疗法:
针刺特定穴位可以帮助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肠道功能。
常选用的穴位包括天枢、中脘、足三里等,以增强消化系统功能。
3.推拿按摩:
通过对腹部特定区域进行按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肠道积滞。
每日适当按摩腹部,有助于缓解肠道症状。
4.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建议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如燕麦、糙米,以促进肠道健康。
5.生活方式指导: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在中医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息肉变化情况,并结合现代医学检测手段进行定期检查。对于较大的或怀疑恶变的息肉,仍需及时进行西医干预或手术治疗,以防止潜在的恶性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