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
避免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或近距离工作,每次持续用眼20分钟后,远眺6米以外的物体至少20秒,这被称为“20-20-20”规则。
保持良好的阅读姿势和适当的光线条件,建议眼睛与书本保持30-40厘米的距离,避免环境过暗或过亮。
确保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尤其对于青少年,每天2小时的自然光暴露可有效降低近视进展的风险。
2.通过矫正镜片恢复清晰视力
配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是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的基本方法。佩戴的镜片需要根据个人眼部验光结果精准调整,避免使用不适合的镜片加重眼疲劳。
青少年可考虑配戴角膜塑形镜,这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可以在睡眠时矫正角膜形状,从而在白天获得清晰视力,同时延缓近视加深。
3.通过手术矫正屈光异常
对于成年且近视度数稳定的人群,可选择激光类手术,如准分子激光手术或飞秒激光手术,通过改变角膜形态来矫正屈光问题。这类手术通常适用于近视600度以内、散光200~300度的情况。
高度近视患者(超过1000度)可选择植入式晶体矫正,这种方式不改变角膜结构而在眼球内植入人工晶体,适合无法进行激光手术的个体。
4.定期检查眼睛健康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视力和眼部健康检查,儿童及青少年需特别关注,因为这段时期是近视发展的高峰阶段。
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疾病,如干眼症、青光眼等可能对视力造成危害的眼病。
合理的日常用眼习惯是基础,科学的矫正方式是关键,必要时选择专业的医疗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