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乙状结肠癌的病理报告

2025-03-1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乙状结肠癌的病理报告主要用于明确疾病诊断、分期以及指导治疗。病理报告通常包括肿瘤类型、侵袭深度、淋巴结受累情况、特殊分子标志物等信息。

1.肿瘤类型:

绝大多数乙状结肠癌为腺癌,约占90%以上。腺癌是来源于肠道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少见类型还包括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等,其中印戒细胞癌的侵袭性较强,预后相对较差。

2.肿瘤的侵袭深度:

病理报告中通常描述肿瘤侵犯肠壁的深度,对应TNM分期中的T分期:

Tis(原位癌):癌细胞局限于黏膜层。

T1:癌细胞侵入黏膜下层。

T2:癌细胞侵入肌层。

T3:癌细胞超过肌层,但未穿透脏层腹膜。

T4:癌细胞穿透脏层腹膜或直接侵犯邻近器官。

3.淋巴结转移情况:

病理检查会记录切除标本中发现的淋巴结数量及是否存在癌细胞转移,这对应TNM分期中的N分期: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1-3个淋巴结有转移。

N2:4个或以上淋巴结有转移。

4.远处转移情况:

如果存在远处器官如肝、肺等的转移,则提示M1;否则为M0。此项通常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5.分化程度:

反映肿瘤恶性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三类。低分化癌的生长速度更快,侵袭性更强,预后较差。

6.手术切缘状态:

病理报告中会注明切除的肿瘤组织边缘是否存在癌细胞。如果切缘阳性,表明手术可能未完全切除肿瘤。

7.其他分子标志物:

如KRAS、NRAS、BRAF基因状态及MSI(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结果。这些信息对靶向药物选择和免疫治疗有重要意义。

完整解读病理报告需要结合患者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由专业医生提供个体化的评估与治疗建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