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绝经的年龄范围:女性平均绝经年龄在45至55岁之间,大部分人在50岁左右进入绝经期。如果正处于这个年龄段,并伴随月经周期紊乱、潮热、盗汗、睡眠障碍等更年期症状,可能是接近绝经。但月经颜色和量的变化并非绝对指标。
2.荷尔蒙水平的波动: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时,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发生波动,会导致子宫内膜发育异常,从而造成月经颜色变深、量减少。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特别是在围绝经期阶段。
3.血液在体内停留时间增加:褐色经血通常是因为血液在子宫或阴道内停留时间较长,氧化后颜色变深。经血量少会延缓排出速度,也可能造成这样的现象。
4.其他潜在原因:
子宫内膜薄或萎缩:与雌激素水平下降相关,月经量减少甚至停止。
宫腔粘连或感染:如有频繁人流史或盆腔炎病史,可能影响经血的正常排出。
黄体功能不足:黄体分泌孕激素不足会导致月经前期内膜不稳定,表现为颜色异常。
药物影响:避孕药或激素类药物会改变经血的颜色和量。
妊娠早期异常:如未避孕,还需警惕褐色分泌物是否由先兆流产或宫外孕引起。
5.诊断与评估方式:
基础检查: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卵巢状态,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
激素检测:测定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及雌激素水平,可以了解是否进入围绝经期。
病史分析:包括经期变化、药物使用及其他症状,如腹痛、阴道异味或不规则出血。
坚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避免体重过低或肥胖。有必要时可咨询医生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