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生理性原因:
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落时会与经血一同排出,这种物质中可能含有一些纤维蛋白或组织碎片,使得月经血看起来较为黏稠。
经血黏稠度还可能受到个人体质、经期血量多少以及宫颈分泌物浓度的影响。比如,经血量较少时,其浓稠度可能会增加。
2.荷尔蒙波动:
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不平衡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使得经血夹杂更多组织碎片或黏液,表现为经血偏黏稠。
这种情况多见于月经初潮或更年期前后,因激素水平波动大而引起。
3.宫颈分泌物变化:
正常宫颈会分泌黏液,这种黏液在月经期间会随经血一起排出。部分女性的宫颈黏液较多,容易与经血混合形成类似“鼻涕”的状态。
4.病理性原因:
如果经血过于黏稠并伴随颜色深暗、异味或其他症状,如痛经加重、经期延长等,可能需要警惕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宫颈疾病。
血液凝固的问题,例如贫血或血栓倾向,也可能使经血显得黏稠。
5.生活习惯影响:
长时间久坐、饮水不足或者寒凉食物摄入过多,都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和经血流动性,使其变得黏稠或排出不畅。
如果没有其他明显不适,大多数情况无需担心。但若经血黏稠伴随剧烈疼痛、不规则出血或持续时间异常,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调节作息,保持温暖和良好的水分摄入,以帮助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