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泌尿结石的尿常规报告

2025-04-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泌尿结石的尿常规报告可以通过分析尿液中的异常成分和指标,评估结石形成的可能性以及类型。检查的重点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pH值和晶体等。

1.红细胞:尿常规中红细胞增多可能提示泌尿系统受损,例如结石导致尿路黏膜损伤或出血。通常,镜下红细胞>3个/HPF(高倍视野)即为异常。

2.白细胞:白细胞增多提示尿路有炎症反应,这可能与结石伴随的感染有关。一般情况下,白细胞>5个/HPF为不正常,需要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尿路感染。

3.蛋白质: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可能是由于结石引起尿路黏膜损伤,或者合并其他肾脏疾病。当尿蛋白≥1+时,应关注是否存在其他病因引起的蛋白尿。

4.pH值:尿液的酸碱度对结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通常,酸性尿液(pH<5.5)易形成尿酸结石,而碱性尿液(pH>7.0)则容易形成磷酸钙或磷酸镁铵结石。监测pH值有助于推测结石类型。

5.尿液晶体:尿液中的晶体种类直接反映了尿中溶质的状态。例如,尿酸盐晶体提示尿酸结石倾向,草酸钙晶体常见于草酸钙结石患者,而磷酸盐晶体通常见于碱性尿液的情况。

6.比重:尿液比重的变化可提示浓缩或稀释能力。如果尿液持续浓缩增加(比重>1.025),可能会加速某些结石的沉积。

根据上述指标,泌尿结石的尿常规报告能够提供可能的病因和结石类型线索,但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和代谢评估进行综合判断。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