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结石的形成与特性:尿结石是一种由尿液中过饱和的矿物质晶体沉积形成的固体物质,位置可以在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内。当结石尺寸较大且表面粗糙时,容易对泌尿系统造成机械性损伤。
2.出血的机制:当结石在肾脏或输尿管等部位移动时,它会刮擦到泌尿系统内部的上皮组织,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引发出血。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血尿,可分为肉眼可见血尿(尿液呈红色或粉红色)和显微镜下血尿(尿液外观正常,但显微镜检查发现红细胞)。
3.影响出血的因素:结石的大小、形状、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所在部位都会影响出血的严重程度。例如,尖锐或不规则的结石更容易引发明显的损伤。而位置靠近泌尿系统狭窄处的结石在通过时,增加了机械摩擦的机会,更易导致血尿。
4.血尿的伴随症状:除了血尿,尿结石还可能伴有剧烈的腰腹部疼痛(肾绞痛)、排尿困难、尿频、尿急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合并感染,还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表现。
5.必要的检查与治疗: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血尿,通过B超、CT或X光检查可以明确结石的位置和大小。治疗方式包括保守疗法(多饮水促进排石)、药物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术或手术取石。
无论是否出现血尿,只要怀疑尿结石,应及时就医,避免因长期刺激或继发感染导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