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病因:
感染性前列腺炎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前列腺组织导致的炎症,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或绿脓杆菌,也可能由病毒、真菌等引起。
非感染性前列腺炎通常与生活方式、机械性损伤或免疫反应有关,如久坐、压力过大、前列腺局部充血和尿液返流等,但不涉及病原体感染。
2.症状表现:
感染性前列腺炎多表现为急性发作,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寒战、会阴部疼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甚至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慢性感染性前列腺炎症状较轻,但可有长期尿路刺激症状和下腹坠胀感。
非感染性前列腺炎的症状以慢性为主,主要包括持续性或间歇性的会阴或盆腔区域隐痛、尿频、尿急等,但一般不会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
3.检查结果:
感染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或尿液培养可检出具体病原菌,尿液常规检查中白细胞常显著增多。急性期可能出现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升高。
非感染性前列腺炎的前列腺液培养通常无病原菌发现,但前列腺液或尿液中可能有少量白细胞或炎性因子升高。
4.治疗方式:
感染性前列腺炎主要依赖抗菌药物治疗,选择针对特定病原菌的抗生素,如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周期通常较长,有时需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非感染性前列腺炎以非抗生素方法为主,包括调节生活习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热疗或物理治疗,部分患者需要联合心理干预。
5.疾病发展:
感染性前列腺炎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并发前列腺脓肿、精囊炎或更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非感染性前列腺炎虽然不危及生命,但症状迁延难愈,显著影响生活质量。
早期明确诊断对于这两种类型的前列腺炎非常重要,避免不必要的抗菌药物滥用,同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以减少复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