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发生率: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数据,肺结节在成年群体中较为常见,而青少年人群的发生率较低,这主要与青少年呼吸系统健康状况及较少接触致病因素有关。
2.风险因素:
感染: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如结核)可能引发肺结节,尤其是在免疫系统暂时受损或长期暴露于感染源的情况下。
环境暴露:长期接触空气污染、二手烟或工业粉尘可能增加风险,但对于17岁个体,这类暴露时间通常较短,因此风险较小。
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某些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可能导致肺部结构异常,增加肺结节出现的概率。
3.年龄差异:肺结节的发生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这是由于长期暴露于环境诱因和身体老化过程中的组织变化所致。青少年肺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强,这使得其更不易受到永久性损伤。
4.健康习惯的影响: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吸烟、保持适当运动等,有助于维持肺部健康,进一步降低结节发生的可能性。
若影像检查提示肺结节,大部分为良性病变,不必过度担忧。但需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进一步影像学评估或随访以明确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