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红细胞数量增加(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许多泌尿系结石可能会导致尿路黏膜损伤,引发出血,表现为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例如,高倍显微镜下可见每高倍视野超过3个红细胞即为异常。
2.白细胞数量增加(脓尿):结石可能引起局部炎症或尿路感染,从而导致尿液中白细胞增多。通常在高倍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白细胞数超过5个即可视为异常。
3.尿pH值异常:不同类型的结石与尿液酸碱度密切相关。例如,尿酸结石常见于酸性尿液(pH<5.5),而磷酸盐结石则多出现在碱性尿液(pH>7.0)。
4.尿比重改变:长期尿路结石可能影响肾功能,从而导致尿液浓缩能力降低或出现尿比重异常波动。正常范围一般为1.005-1.030。
5.晶体检测:尿液沉渣中可能发现与结石类型相关的晶体。例如,尿酸盐晶体可能提示尿酸结石,草酸钙晶体可能提示草酸钙结石。
6.蛋白尿:部分结石引起的机械摩擦或继发感染可能导致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尿常规中可检测到阳性蛋白尿。
7.细菌或异常微生物:若伴随尿路感染,可在尿常规中检测到细菌,进一步支持结石相关感染的诊断。
泌尿系结石的具体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病史和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