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观察与监测:六毫米的结石有一定几率自行排出,约60%-70%的患者在几周内可通过多饮水和运动促使结石排出。需要密切关注是否出现剧烈腰腹痛、血尿、发热等症状。如果出现持续恶化,应尽快就医。
2.保守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解痉止痛类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或α受体阻滞剂,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促进结石排出。同时,每日饮水量增加至2500-3000毫升以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但需注意避免摄入过量草酸盐和高嘌呤食物。
3.干预治疗:如果结石无法自然排出,并且伴随严重梗阻、感染或肾功能受损,可考虑碎石术,例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术。这类手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恢复时间短。
4.并发症风险:输尿管结石可能引起梗阻性肾积水,导致肾功能受损。如伴随细菌感染,则可能发展为急性肾盂肾炎甚至感染性休克,因此应密切监控病情变化。
5.长期预防:明确结石成分后调整饮食结构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如草酸钙结石患者需限制草酸含量高的食物(菠菜、坚果等),尿酸结石患者需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等富含嘌呤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足够饮水亦十分重要。
需要定期复查超声或CT,确认结石是否排出或发生位置变化,确保没有新的并发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