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固定作息时间:每晚在相同的时间上床休息,并在相同的时间起床,有助于调节生物钟。即使在周末也应尽量遵循这一规律。
2.创造理想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凉爽、安静和黑暗。研究表明,理想的睡眠温度为15至20摄氏度。
3.避免刺激性饮料:至少在睡前六小时内避免咖啡因和酒精,这些物质可能会干扰深度睡眠阶段。
4.限制午后小憩:若需要小睡,应将时间限制在30分钟以内,并避免下午晚些时候睡觉,以免影响夜间入眠。
5.定期锻炼: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但需注意不要在临近就寝时间进行剧烈运动。
6.舒缓心情:睡前一小时从事放松的活动,如阅读或热水浴,帮助平稳过渡到睡眠状态。
7.远离屏幕: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生成,建议在就寝前至少30分钟放下手机及电脑。
通过实施这些科学方法,可以提高夜间睡眠质量,从而为新的一天储备充足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