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肛裂
肛裂是引起肛门疼痛和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其特点是大便时出现鲜红色出血,通常量较少,仅附着于粪便表面或纸巾上,同时伴有明显的撕裂样疼痛。反复便秘或排便费力可能导致肛管皮肤破裂,从而形成肛裂。
2.内痔
内痔是直肠下端黏膜及其下方血管扩张形成的静脉团块,也可能导致排便后出血。出血多为无痛性,颜色鲜红,常滴落于马桶中或染在粪便表面。如果内痔进一步发展,还可能造成局部痔核脱出,甚至加重疼痛。
3.外痔
外痔通常表现为肛门周围的局部肿块,有时会因血栓形成而引发疼痛,严重时伴有少量出血。长时间坐姿、久站或久蹲可能加剧外痔的症状。
4.混合痔
混合痔是内痔和外痔的联合表现,既可能出现无痛性出血,也可能伴随肛门不适或疼痛。
5.炎症性疾病
肛周脓肿、肛瘘以及直肠炎等也可能引起类似表现。这些情况通常伴随局部肿胀、发热、化脓或其他更明显的不适感。
6.直肠息肉或肿瘤
少数情况下,直肠息肉或恶性肿瘤可表现为排便后出血,但疼痛通常不明显。长期反复发生的便血需要警惕这类疾病,应及时就医检查。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保持日常大便顺畅,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并注意肛门清洁。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明确具体病因并接受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