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早期阶段
在肠梗阻刚被解除后的24-48小时内,可选择清流质饮食,包括米汤、淡盐水、果汁等。这些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同时为机体提供基本的水分和电解质。每天建议少量多次进食,总量控制在1000-1500毫升左右。
2.过渡阶段
一旦症状完全缓解且无腹胀、恶心等不适表现,可改为半流质饮食,例如稀粥、面片汤、藕粉等。此阶段应避免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糙米、芹菜等,避免刺激肠壁。每日热量摄入可逐步增加至1500-2000千卡。
3.恢复阶段
经一段时间观察确认肠道功能恢复后,可逐步引入软食,如蒸蛋羹、煮烂的面条、土豆泥等,随后再恢复到正常饮食。期间仍需避免油腻、生冷及辛辣类食物,同时注意细嚼慢咽,以减轻肠道负担。
4.长期调整
为预防肠梗阻复发,饮食结构需均衡,多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鸡蛋等,但要避免摄入过多膳食纤维。每日建议补充足够水分,保持大便通畅,并养成规律的饮食和排便习惯。
饮食调整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有无再次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一旦发生需立即就医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