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从病理角度来看:
息肉是指黏膜表面组织异常增生而形成的隆起,常见于肠道、胃或鼻腔等部位。肠道息肉较多发生在结肠或直肠。
痔疮是由于肛门直肠静脉丛曲张引起的一种疾病,根据位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2.从发病机制分析:
息肉的形成与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如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等有关。
痔疮的发生与长期便秘、腹压升高、久坐久站及妊娠等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密切相关。
3.共同诱因:
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脂肪饮食、低纤维食物摄入不足、缺乏运动)可能同时增加患息肉和痔疮的风险。
慢性便秘或排便困难既可加重痔疮,又可能刺激直肠黏膜,引发息肉的产生。
4.临床表现的区别:
息肉通常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大便带血、黏液便或排便习惯改变。
痔疮以便血、肿物脱出、肛门瘙痒或疼痛为主要表现。两者可能因出血症状而被混淆,但检查手段如肠镜可帮助鉴别。
诊断和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发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寻求医疗建议,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适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