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静脉活性药物:这类药物可改善静脉回流、增强毛细血管壁强度,减轻痔疮引起的肿胀和不适。例如地奥司明是常用的一种药物,通常每日服用2-3次,疗程根据病情可能持续几周。
2.止痛药和抗炎药物:用于缓解痔疮引发的疼痛或炎症。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具有一定效果,但需注意避免长期使用,以防胃肠道副作用。
3.益生菌制剂:某些情况下,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可减少便秘或腹泻情况,从而间接缓解痔疮症状。常见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制剂每天服用1-2次。
4.泻药或纤维补充剂:如果患者伴随便秘,可考虑短期使用泻药或纤维补充剂改善排便习惯。膳食纤维不足会加重痔疮症状,因此调整饮食结构同样重要。
内服药物仅作为保守治疗的一部分,严重的痔疮仍需结合外用药物、生活方式调整甚至手术干预。长期服药需要严格遵照医嘱,以免引发不良反应或拖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