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囊肿挂皮筋的情况是如何产生的

2025-03-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肛门囊肿挂皮筋是一种治疗方法,通常用于处理肛瘘。这一过程通过在瘘管周围放置一个橡皮筋,以减少感染和促进愈合。

1.形成原因:肛门囊肿常由感染引起,导致肛周组织形成脓液聚集。当脓肿破裂或自行排出不完全时,可能发展成肛瘘。肛瘘是指肛管与皮肤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

2.治疗原理:挂皮筋法是通过将橡皮筋套在瘘管上,将其逐渐收紧,帮助切开瘘管并促进愈合。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直接手术切开带来的疼痛和风险。

3.实施过程:通常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将细线(或薄的橡皮筋)穿过瘘管,并在外部打结固定。随着时间推移,橡皮筋会逐步收紧并缓慢切割通过瘘管,最终促使新组织生长并愈合。

4.恢复期及效果: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周到数月,具体取决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瘘管的复杂程度。挂皮筋法被认为相对安全,且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注意事项包括保持创面清洁,预防感染,定期复诊以监测愈合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