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分离和暴露瘘管:在手术初始阶段,医生会仔细切开或定位瘘管,并将其周围的组织进行充分分离和暴露,以便准确处理病变区域。
2.识别出血点:在分离和暴露过程中,任何潜在的出血点都需要被识别出来。通常,小血管受损可能导致出血,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识别这些位置。
3.缝扎止血:一旦发现出血点,医生会使用缝合线进行缝扎。这涉及用针和线穿过出血区域的组织,然后打结以压迫血管,阻止血流。这种方法对于控制局部出血非常有效。
4.电凝止血:在一些情况下,尤其是微小血管出血或者出血点较多时,可以使用电凝设备通过高频电流烧灼来止血。这是一种快速且有效的补充措施。
5.再检查:完成缝扎和电凝后,需要重新检查整个手术区域,以确认没有遗漏的出血点。确保所有的血管都已被妥善处理,避免术后出血。
6.敷料覆盖:手术结束时,会在切口和缝扎的位置放置无菌敷料,以保护伤口并进一步协助止血和愈合。
通过上述步骤,肛瘘手术中的出血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加快恢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