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频繁排便增加肛门负担:腹泻时由于肠道蠕动频繁,患者通常需要多次排便。每次排便过程中,粪便经过肛门括约肌时,会对肛门周围脆弱的皮肤造成摩擦。如果排便次数过于频繁,局部皮肤得不到充分修复,就容易产生小裂口,进一步加剧损伤。
2.稀便的化学性刺激:腹泻情况下,排出的粪便含水量高,同时富含消化酶和胃酸等消化液。这些物质会刺激肛门皮肤,使其屏障功能下降,局部炎症加重,导致更容易发生肛裂。
3.肛门括约肌的紧张状态:腹泻期间,由于排便急迫感增强,肛门括约肌会处于较长时间的紧绷状态。当括约肌持续收缩时,会加大对肛门裂口的牵拉力,导致已有的小裂口无法愈合或者进一步撕裂。
4.抵抗力下降:慢性腹泻可能导致局部免疫功能减弱,使得肛门周围的皮肤更易受到微生物感染,从而加剧损伤,影响创面恢复,形成恶性循环。
保持良好的肠道健康非常重要,一旦出现长期腹泻,应尽早寻找病因并规范治疗,避免局部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