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体温测量:首先应当准确测量孩子的体温。正常人体温一般维持在36.5°C到37.5°C之间。当测量的体温超过38°C时,可以判定为发热。
2.观察症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适当减少覆盖的衣物或被子,以避免过度保温。同时观察出汗后的孩子是否有其他异常症状,比如皮肤过于潮湿、呼吸急促或精神萎靡等。
3.补充水分:由于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需要适时地给孩子补充水分以防脱水,可提供温水或电解质饮料。
4.环境调节:保持房间通风且温度适中,不宜过冷或过热,通常室温控制在22°C到24°C较为合适。
5.服用药物:如果体温超过38.5°C并伴有明显不适感,可以根据医嘱选择适当的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需谨遵医嘱使用,并注意剂量和服用间隔。
6.监测变化:持续观测孩子的体温及其他症状,若发热持续不退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如抽搐、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应及时就医。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常见表现之一,而出汗则是机体调节的一部分。适当的护理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