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影像学检查:在进行介入治疗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比如CT、MRI或超声,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详细的影像资料有助于制定精准的治疗计划。
2.穿刺活检:通过影像引导,医生会使用细针穿刺技术获取肿瘤组织样本。这一步骤不仅帮助确认诊断,还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消融治疗:消融技术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通过将消融针插入肿瘤并加热,以破坏肿瘤细胞。研究显示,这类消融技术对小于3厘米的胰腺肿瘤有效率较高,约在70%-90%之间。
4.血管栓塞术:对于某些具有高度血供的胰腺肿瘤,可以通过动脉导管插入术,将化疗药物或栓塞剂注入供养肿瘤的血管,阻止其血液供应,从而缩小肿瘤。此方法尤其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病例。
5.术后监测和随访:介入治疗完成后,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以及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也是必要的。
胰腺尾部肿瘤介入治疗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尽早发现和处理胰腺肿瘤,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并延长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