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病因与机制
糖尿病引发的视力模糊主要与高血糖水平导致的暂时性或长期性眼部变化有关,包括晶状体屈光状态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黄斑水肿等。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逐渐浑浊,多见于老年人,高血糖会加速其形成,但与糖尿病视力问题的机制不同。
2.症状特点
糖尿病相关的视力模糊可能表现为视力波动,早期在血糖水平波动时尤为明显,可伴随黑影、视野缺损等症状。如果是黄斑水肿,则可能造成中心视力下降。
白内障的首发症状通常是视物模糊或重影,且视觉模糊感多为逐渐加重。典型表现包括夜间视力下降、颜色对比度减弱以及光圈现象(看灯光时出现光晕)。
3.发病时间与进展
糖尿病相关视力问题可能在病程初期即表现出来,与血糖控制直接相关,短时间内可能反复波动。若不干预,后期可因视网膜病变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
白内障的进展一般较为缓慢,是一种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的退行性疾病,通常经过数月到数年的时间才显著影响日常生活。
4.诊断方法
糖尿病视力问题需通过详细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等,还可结合荧光素血管造影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进行确认。
白内障则可通过裂隙灯检查轻松确诊,医生能直接观察到晶状体浑浊的程度、位置及范围。
5.治疗方式
糖尿病视力模糊的治疗重点在于控制血糖,同时根据具体并发症选择药物注射、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术等。
白内障早期可暂时通过调整眼镜缓解视力问题,但最终解决方案是手术置换人工晶状体。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规律监测血糖水平,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相关的眼病或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