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监测与诊断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测、眼底检查和眼轴长度测量等。眼轴过长(一般超过26毫米)是病理性近视的重要特征之一。
如发现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萎缩等并发症,应及时干预以避免视力进一步受损。
2.药物治疗
阿托品滴眼液:低浓度阿托品已被证明能够延缓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进展,但对成年人效果有限。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抗VEGF):可用于治疗病理性近视相关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
3.光学矫正
佩戴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可以矫正基础视力问题,但对于病理性近视引起的眼部病变无直接治疗作用。
高度数患者可选择散光矫正镜片或特殊设计的隐形眼镜以提高视觉舒适度。
4.手术治疗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适合病程稳定的患者,但存在一定风险,对病理性近视引起的眼部病变无治疗效果。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手术):适合高度近视患者,通过放置人工晶体矫正视力。
其他视网膜修复手术:如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用于处理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等并发症。
5.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工作20分钟应休息至少20秒。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以减缓近视进展。
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A、C及锌等有益营养元素的食物。
6.并发症管理
视网膜脱离:出现飞蚊症增多、视野缺损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接受治疗。
黄斑病变:通过注射抗VEGF药物或采用激光治疗保护黄斑功能。
病理性近视需长期观察和综合治疗,早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延缓视功能的恶化。